历史长河:从问道伏羲开始

《历史长河:从问道伏羲开始》

第66章 立志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人们不得不有所取舍。”

“而在先生所在的近代,情况则有所不同。那时,人们一方面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以救亡图存,另一方面还得打工维持生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先保障生存,才能继续求学,这正应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但如果只一心追求赚钱,就会迷失赚钱的初衷。”

“我们需要了解先贤言论的具体背景,这样才能领会其思想精髓,而非断章取义。若只是模仿圣贤的行为,却不考虑他们说话时的情境,那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刘子华越听眼睛越亮,听到最后一句时,忍不住用力鼓掌:“答得好!好一个‘得意而忘形’!我父亲当年就是想告诉我这个道理啊!”

“读书不能读死书,更不能断章取义!就连孔子都曾师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要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怎么做。”

“还有后面那句‘救出孔夫子’,我感触很深。当时很多同学连《论语》都没读过,就跟我说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错误的。”

“我就和他们交换书籍,了解彼此的主张。我看了他们的主张后,更加理解为何要革命;而他们看了《论语》后才知道,孔子这话是对齐景公说的。既然是对诸侯说的,在那种情境下,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

“甚至后世孟子都说过‘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这样的话,意思就是说,要让下面的人尊重你,前提是你自己要做好,这和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是相符的。哪有什么压迫呢?”

姜旭不禁联想到种种现象,心中豁然开朗,有感而发:“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其本意是先学会做人、修养品德,做好这些再去学习文化知识,事情是有先后顺序的。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但是科举考试把学做人这部分也变成了功利性的‘文’。当道德被功利化,就会沦为一种人设和党同伐异、区分敌我的工具。”

“就像我们很多人考完试就把知识还给老师一样,儒家思想在科举之后也被人们抛之脑后。所以历史上很多时候,读书人反而最缺德。”

“唐宋时期的朋党之争还算是君子之争,可自从朱熹之后,他的思想成为了固定标准,这就导致了后世极端的功利主义。”

“从客观上看,这既损害了儒家思想,也伤害了整个社会的民族精神。即便现在没有科举了,可这种极端功利主义依然盛行。”

刘子华听到姜旭寥寥数语便对后世有如此深刻的理解,轻轻一摆手,感慨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我看过,说实话,朱夫子也挺冤的。他当年写的教材是给有一定基础的人看的,没想到后世却把它强制用于启蒙,凡事过犹不及啊。”

“所以后世就像被压制百年的弹簧,一旦反弹,就把程朱理学一股脑地丢弃了,还形成了刻板印象。”

“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强如明太祖,也无法用思想工具来保证朱家万世不衰,反而在客观上给中华埋下了隐患。”

“从古至今,除了我朝太祖洞察世事,又有几人能超脱世俗之情,看清身后十年甚至百年的发展脉络呢?终究不过是一场幻梦罢了。”

随着姜旭和刘子华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人对儒家思想的深入讨论,直播间的观众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之前对儒家思想的许多偏颇看法都被一一纠正,大家开始了更热烈的讨论!

【天哪!我一直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呢,刚才看了这个节目,专门去查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是互相尽到自己的责任,和我之前理解的完全不同。这句话太有道理了!果然换个角度,意思就大不一样了!】

【是啊!我现在就在查手边高中买的商务印书馆的古文辞典,发现很多常识根本不是我们用现代文望文生义的那样。经历了两千年的变迁,语言确实不能用现代思想直接去理解古代言论。】

【别说古代了,就连近代很多话语不也被错误理解吗?就像黑格尔说的‘存在即合理’,原意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结果现在被曲解成什么样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用这句话来给自己的行为找理由,真是气人!】

【还有‘不择手段’这个成语,也被人望文生义,完全理解错了。原句是‘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结果被一些人断章取义,意思全变了!这种做学问的事,一旦出错,影响的可是千家万户、子孙万代啊!真是一言兴邦,一言误国,往往就是一念之差,就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决定。】

这位情绪激动的观众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论,让很多不清楚这两个词正确含义的观众无言以对。

然而,有人满脸困惑。

【文言文里一词多义这么难,为什么古人写文章不写得直白些?非要弄得这么晦涩难懂?】

【年轻人,你可别把现在习以为常的观念,当作历史上本来就有的。以前哪有现在这么方便的纸张啊?孔子翻阅竹简,以至于韦编三绝。咱们古人写东西讲究微言大义,《道德经》字数不多,《论语》篇幅也不长,再看看现在那些畅销书,字数多得吓人。这些畅销书就像把食物嚼碎了喂给你,看似利于消化,可其中会不会掺杂了作者自己的想法呢?吃饭还得自己咀嚼才能充分吸收营养呢。胃是用来消化物质营养的,大脑则是为了消化精神营养而存在啊。】

【而且从声韵学角度来看,咱们没废除汉字,即便不查词典不太明白其中含义,但读到几千年前的《诗经》,依旧能感受到那种质朴的情感,这就是语言的独特美感!瞧瞧儒家文化圈里那些曾经主张废除汉字的国家,现在连自己国家的文物历史都看不懂了!】

【秦汉时期觉得诸子文章立意高深难以超越,便崇尚骈文;东汉降低格调创造了乐府,后来又有新乐府;到了唐朝,干脆放弃高难度的骈赋,于是唐诗大放异彩;宋朝人弄不出唐诗的意境,就采用了戏子的词调,成就了宋词;元朝则把地方曲调搬上台面,成就了元曲。直至近现代,写不出好诗好词了,就抨击传统,引进外国文学,现在发现西方文学也就那样,又开始怀念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主流文化总是在否定经典的同时又怀念经典。】

屏幕之中,刘子华老人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情绪高涨。或许是因为在往昔,很少有人能像现在这样耐心听他倾诉心中所想。

他看向姜旭,目光中满是长辈对晚辈劝学的殷切,缓缓说道:“孔子当年求学之艰辛,比我要多上百倍。我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全是靠着两个字支撑。”

“敢问先生,是哪两个字?”姜旭代替屏幕前所有好奇的人发问,这位老人当年在异国他乡经历了无数酸甜苦辣,他的答案必定有着非凡的意义。

张望京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把屏幕的音量调到最大。冥冥之中,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刘子华接下来要说的话,会对当下迷茫的自己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年在法国的刘子华,远离故土千万里,无数个孤灯独明的夜晚,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他熬过来的呢?

而此刻的张望京,就像在浓雾中彷徨许久的旅人,突然听到远处传来的汽笛声,迫切渴望知晓答案。

不仅是他,还有那些不知为何读书的学生、不清楚为何加班的上班族、不明了为何生活得不开心的亿万观众,都不自觉地放慢了呼吸,仿佛任何一丝动静都会惊扰到刘子华接下来的回答。

刘子华凝视着姜旭,没有长篇大论,只是平静而有力地吐出两个字:“立志!”

这简简单单却又无比厚重的两个字,仿若一道穿越浓雾的巨型汽灯的光柱,直直地照进所有迷茫者的心底。

“何谓立志?”刘子华继续说道,“孔子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他抛弃一切杂念,矢志成为君子。从此,无论山高路远,都坚定不移。哪怕在陈蔡被绝粮,依旧不改变志向。志向,就是当你摒弃所有功利心后,本心无悔的选择!”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志就是士人的本心!”

“王阳明告诫其弟,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立志为事!”

“就连总理当年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人云求乎其上,取乎其中,我刘子华虽为布衣,但依然要为家国尽一份心力!正是这个信念,让我度过了在法国的艰难岁月!”

【天哪!上学的时候,语文书上这些内容我经常读,总感觉是些老生常谈。可现在上班了,再看那些熟悉的文字,心里怎么就感慨万千,甚至想哭呢?】

【那是因为中国文化不是随便看看就能懂的,得有了阅历才能领会其中妙处。就说《静夜思》,从小就会背,是不是在外地工作的时候,才突然深深体会到那种意境?这就是古时候私塾让学生先背诵经典的原因啊,你没经历过,讲了你也不明白。结果那些专家还鼓吹学习西方教育,以理解为主,可没有经历,怎么理解呢?人文教育和科学理论可不一样,你能用逻辑去控制感情吗?】

【楼上说得对,我刚辅导儿子语文,气得不行。但看到那些小时候被老师硬逼着背的课文,我突然就理解当年老师的苦心了!谢谢您,屈老师!要不是您当年逼着我背,我登上滕王阁的时候,怎么能脱口而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呢?那种感觉,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语文课本里没有一篇课文是多余的,只是当时我们只顾着向前赶路,却忘了去领悟古人的风骨。读的时候以为是束缚自己的绳索,回首才发现,它们皆是熠熠生辉的彩带。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一个闭环。多年后的某个瞬间,你突然领悟到了什么,那就是教育这颗子弹命中的瞬间,教育在这一刻才算真正完成。谈恋爱的时候才读懂《氓》,升学考公的时候才读懂《范进中举》,找工作的时候才读懂《孔乙己》,谈婚论嫁的时候才读懂《孔雀东南飞》,这就是教育的即时性和延时性。教育提前为你灌输思想,在你有了阅历的那一刻,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时,之前的文章和老师才算真正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是啊!从小大人就说要立志,可后来慢慢地,就变成了有个好学校就有好工作,有好工作就有好家庭……可为什么现在我却越来越空虚呢?看到刘老说的这两个字,真的是如拨云见日,让人恍然大悟啊!】

“立志....立志....立志?”张望京口中不断重复着这两个字,眼神越来越亮,就像有一团火在燃烧。这两个字,宛如一道刺破迷雾的强光,将他心头的迷惘彻底震散,眼前呈现出一片朗朗乾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