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逐鹿天下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逐鹿天下》

第333章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大夏帝国的勋爵贵族地位显赫,在地位上可以媲美世家大族,公侯世子和世家嫡子不用科举考试便能入仕为官,他们都是在翰林院充任翰林学士(正五品上),陪侍皇帝担任顾问。

科举出身的文官集团恨死这些公侯世子和世家嫡子,老子寒窗苦读数十年,哪怕考上科举状元也只不过是授官六品,而你们这帮世家勋爵门荫入仕便是授官五品。

这公平吗?

这他妈公平吗?

你们不就是仗着父辈恩荫,真有本事下来跟我们卷科举考试啊!

这也难怪科举出身的文官集团想要干掉世家大族和勋爵贵族,恨不得能够掐断门荫入仕和军功入仕,只留科举选拔这条路子提拔官员。

大夏朝廷选拔官员共有三种制度。

其一就是科举取士,通过科举考试进行选拔做官。

其二就是门荫入仕,依靠父辈恩荫便可直接做官。

其三就是军功入仕,将士凭借军功制度出来做官。

大夏皇帝掌握着另外一种制度,即是所谓的征辟制,这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有利于破格擢用人才,这种最高权力只有皇帝本人才能行使。

殷天骄见到文官集团强烈反对,他更加下定决心要为前线将士加官进爵,随即站起身来说道:“诸位爱卿不必争吵,此事朕自有决断。”

眼见皇帝陛下自有决断,宰相们顿时停止争论。

殷天骄一锤定音大肆封赏,他对前线将士加官进爵。

马燧因功封为骠骑大将军(武散官,从一品),晋爵镇国公(爵位,从一品)。

苏劫因功封为骠骑大将军(武散官,从一品),晋爵卫国公(爵位,从一品)。

李丰因功封为冠军大将军(武散官,正三品),晋爵俱兰县侯(爵位,正三品)。

王威因功封为冠军大将军(武散官,正三品),晋爵白水县侯(爵位,正三品)。

至于李守信则是继承其父李归仁的官爵,加封他为辅国大将军(武散官,正二品),承袭碎叶郡公(爵位,正二品)。

西州军受到加官进爵,前线将士有数十人成为勋爵贵族,升官者高达数百人。

除此之外,殷天骄还从皇族子弟挑出两人分封为康居王和钦察王,让他们出镇一方形成篱藩,借此保卫着大夏帝国的边境安全。

康居王负责管理康居都督府。

钦察王负责管理钦察都督府。

由于大夏帝国的疆域面积越来越大,再加上殷天骄有意针对达官显贵和富商巨贾征收资产税,所以他需要通过分封藩王来维持疆域稳定,从而保证开疆拓土的势头。

今年殷天骄特地在日本群岛分封苍海王、海东王、蓬莱王、方壶王、东瀛王、扶桑王等六位藩王,让他们跟当地太守共管封地,共同听令东州节度使李观的指挥调度。

如今殷天骄已经分封三十二位藩王,他以郡国两制并行管理边境和海外,藩王们只有一个郡或者一个都督府的封地,又有当地太守加以监视和掣肘,因此不用担心他们胆敢拥兵造反。

哪怕几个藩王联合起来造反,大夏朝廷依旧可以轻松应对,毕竟藩王们的封地远在边境和海外。

殷天骄非常喜欢阅读贾谊着作的《新书属远》,这篇策论主要讨论土地分配和赋税征收的问题,正好符合大夏帝国的当下情况。

虽然大夏帝国开疆拓土移民实边,但是边境地区距离洛阳实在遥远,以古典时代的生产能力和交通能力,在郡县制下根本无法把全天下的钱粮汇集在一起做大事,只要距离洛阳稍微远点,来回一趟的运输费用便会惊为天人。

这也是为什么贾谊强调一钱之赋耳,十钱之费,弗轻能致也,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

在古典时代没有火车这玩意,边境郡县上缴赋税绝大部分空耗在运输途中,这样地方没有钱粮治理,要是再遇到天灾人祸,整个国家只会不断陷入空耗,最后只能选择弃地扔给外族胡人。

殷无咎和殷天骄父子两人认为适当分封藩王才是长远出路,恰逢门下左侍中贾耽正好就是贾谊的后代子孙,他极力赞同在边境地区设立藩王,众建诸侯形成篱藩,再把藩王们分为内藩和外藩。

以皇族子弟为藩王则为内藩。

以异姓子弟为藩王则为外藩。

例如南诏国、苏毗国、象雄国、沙陀国等藩属国皆为外藩。

为了避免内藩诸王日后威胁朝廷,贾耽回顾历史列举事实,分析藩王们的隐患,他认为诸侯藩王的叛乱并不取决于是疏是亲,而是取决于他们力量的强弱。

贾耽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为方针,强调分封更多藩王,从而分散削弱他们的力量,这样便可消除藩王们造反的隐患。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最早出自贾谊,他是西汉时期孝文皇帝的博士,强调在原有诸侯王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从而分散削弱他们的力量,这样诸侯王的封地一代一代分割下去,愈分愈少直到地尽而止。

西汉时期的削藩策论基本都离不开贾谊的主张,哪怕是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这也只不过是贾谊的主张之一。

伟人更是评价贾谊的《治安策》乃是西汉时期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

贾谊确实有王佐之才,可他没有实际政务处理经验,再加上自己只是一个年轻的政治家,故而汉文帝也不敢全盘照搬,他需要照顾到功臣集团的情绪。

彼时功臣集团向汉文帝指控贾谊居心叵测,说他试图挑拨君臣关系。

汉文帝为了保护贾谊,避免更大的冲突,只能决定把他贬到长沙国担任太傅。

虽然贾谊生不逢时遇到汉文帝,但是考虑到西汉初期功臣集团的强大势力,估计无论是谁做皇帝也不得不做出妥协,借此来维护国家稳定。

殷天骄对于贾谊英年早逝感到遗憾,他非常理解汉文帝的无奈。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然而大汉王朝前七十年都是实行郡国两制并行,直到最后才逐步变成郡县制,而这中间耗费长达百年时间,这才建立起一套由上而下的官僚制度。

强如汉文帝这种千古明君在大势面前,他同样需要选择妥协和退让。

灭国只需要武力。

治国不仅需要武力,还要有高超的智慧。

喜欢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逐鹿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