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从问道伏羲开始

《历史长河:从问道伏羲开始》

第45章 刘子华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他不是帝王将相,亦非诸子百家。”姜旭的话语缓缓响起,在安静的空间里回荡。“他无赫赫之名,更无善战之功。”

“一百零五年前,他随后来闻名遐迩的开国上将一同乘船前往法国勤工俭学,本欲学医,却在巴黎大学的一次契机中更改志向,投身于天文学。”

姜旭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这位神秘人物的崇敬。

“他的出生寂寂无名,他的离去风轻云淡。”

此言一出,王朝辉和郑凯旋互相对视,眼中满是讶异。

而陈建国则微微点头,似乎从姜旭的描述中想到了什么。

王朝辉犹豫片刻,开口劝道:“姜旭,你应当知晓你现在节目的受欢迎程度。《经纬古今》每一期嘉宾都代表着大众对中华文化各方面各维度的认可度差异。”

上一期的仓颉,在这个星球上可是有足足四千万双眼睛紧盯着你的一举一动!”

而第三期,我预计人数至少会再翻一倍。明天晚上八点,至少有八千万观众翘首以盼你的新节目!”

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普罗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所以在选择嘉宾的环节上,你要不要再斟酌一二?”

“不过我只是作为朋友提醒你,最终的决定权,当然以你自己的意见为主。”

王朝辉说完后,眼睛紧紧直视着姜旭。

“你还记得第二次直播前我给你发的微信吧?”

姜旭心头涌起一阵暖意。“你说,别紧张,无论输赢,您都陪我扛过去。”

王朝辉咧嘴笑道:“不错!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姜旭眼角有些湿润,心中满是感激。

“谢谢王哥支持,不过你门牙上还有片菜叶子,赶紧擦擦……”

“草!”王朝辉赶紧拿起抽屉里的镜子照了起来。

另一边,听完这一离谱对话的郑馆长和陈老爷子则面色古怪。

姜旭继续说着自己萌生的想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青史留芳的圣贤英雄如浩瀚星辰。但《经纬古今》这一页,我想翻在近代。”

他望着书架上的《中华典藏》,语气坚定地说道:“八十五年前,曾有一人在异国他乡,以中华绝学,震惊外邦!以一人之力,开中华近代之天纪!”

姜旭说完这句话后,郑馆长和王总监一脸呆滞地望着屏幕,仿佛化身为海绵宝宝和派大星。

而陈老爷子眼中神光更盛一分。他开口问道:“姜旭,你说的这位,是不是三个字?”姜旭点点头。

“我知道了!是不是钱老爷子?”王总监灵光一闪,想到了开国元勋!

但他马上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刚才姜旭说的八十五年前,也就是 1939年。

1939年发生过什么大事呢?

1939年 9月 1日,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指挥下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而中国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学术界中最有名的事件,则是 1938年 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

1938年 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

此时的郑馆长也似乎想到了这里,心里开始迅速盘点起西南联大的群星。

梅贻琦、张伯苓。

讲文学的朱自清,讲庄子的刘文典……彼时的沈从文还仅仅只是一名讲师。

讲历史的陈寅恪、傅斯年……讲哲学的冯友兰、金岳霖……郑馆长突然浑身一抖!

想起一个名字!

钱穆!

还有撰写《国史大纲》的钱穆!

在晚年的回忆里,钱穆说,当年写《国史大纲》的初衷不是准备给当时的国人看的,而是要给将来可能已经是日本占领地的中国人看的!

只盼这本历史教科书能够使中华文化火种不绝!

只要记得自己的历史,即使被灭国,复国也未必无望。

一旦念及那段国破山河在的岁月,郑馆长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同自己一样,心灵会瞬间如编钟般颤抖出辛与酸的极致情感!

郑馆长还记得上中学时第一次翻开家乡图书馆那本封面已泛黄微卷历经风雨浸湿的《国史大纲》前言时心里的震撼与沉重!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

“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

“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声声血泪!

字字风雨!

如果第三期选择这位人物,以《经纬古今》如今的影响力,必将引发一场全民思想的海啸!

姜旭果非常人!

竟能以此为切入点唤醒国民之信仰!

果如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乃千古至理!

可正当郑馆长以为自己像追老婆一样猜到姜旭的所思所想时,却突然发现不对劲!

等等,姜旭刚才说的他没有赫赫之名,而钱穆应该说妇孺皆知吧?

第二说他曾留学海外?

第三说他是三个字名字?

郑馆长本来因为心境起伏而急促粗重的呼吸瞬间又停止了一瞬。

他呆滞地望向屏幕对面的姜旭。

“姜旭,你回哥谭市吧……蝙蝠侠说不打你了。”

此时陈老爷子却也拿出一张纸,刷刷刷写了几笔后面容严肃地望向姜旭。

“姜旭,听了你的描述,老夫猜的如果没错的话,应该名字有我中华之名,不如互相射履一番?”

“那就如老爷子所愿!”姜旭闻言,钦佩地望着陈老爷子。

果然不愧是华夏智库的泰山石,广博易良,竟然知道了他心里的想法!

两只狐狸在其他两只派大星求知欲爆棚的视线中缓缓展开了手里的纸张。

打开一张纸,就像打开一个人的人生。

这种奇妙的感觉,在场四人都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一阵陌生又熟悉的旋律突然萦绕在四人的耳畔。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纸条张开。陈老爷子纸条上写了一个字。“华。”通“花”,平声,象形字。

本义:草木开花。

三人视线又望向了姜旭手里那张宣纸。

上面三个字赫然纸上!

“刘子华”。

字迹万毫齐力,八面出锋。

“!没想到姜旭你书法功底相当不差!可谓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陈建国发自内心地道了一声好!

而其他两人望着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却是一脸懵逼。

“刘子华是谁?”

陈建国和姜旭相视一笑。

姜旭将电脑打开,然后从微信客户端发了一张照片。

图片里是一位梳着民国时期常见背头的年轻男子伏案查看桌上一本 A1纸张大小书堆的黑白照片。

书桌上,有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伟大发明——台灯。

书堆上,画着伏羲开天传于后世的最基本符号——阴阳爻组成的各种卦象。

“一百零五年前,他随彼时还是进步青年的几名伟人一起去法国留学,是中国最早赴法留学的人员之一。”姜旭的声音仿佛带着众人穿越时空。

“1926年 6月,刘子华从巴黎大学医学院预科转正科学习,获得八门课程结业证书。”

“有天他在路过一间教室时,发现里面正在举办一场天体宇宙的学术讲座。本来攻读医科的刘子华在听完讲座后对天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经常到图书馆进行研究,随后他沉心钻研哲学、伦理、医学、化学。”

“1937年,他报考了巴黎大学博士班,在深入学习了西方天体宇宙理论体系后,运用了另一套完全不同于近代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体系进行计算,其结果与太阳系演化论不谋而合!”

姜旭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所以我要以刘子华先生的事迹为锚点,撬动所有以西方思想为圭臬之人的思想钢印!这是一场战争,打的就是文化阵地战!”

姜旭一口喝干了桌上沏好的娃哈哈冰红茶后,望着屏幕内的三名长辈严肃说道。

郑凯旋听得心绪如波涛般剧烈起伏!“好家伙!难怪姜旭卖了这么久的关子。”

他心中暗自感慨。

启迪文化自信,绝非一日之功,国民的文化自卑由来已久,如坚冰般难以消融。

然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姜旭的选择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姜旭凝望着那张黑白照片里曾在异国他乡为中华文化正名的男人风华正茂的侧脸。

这个年轻人,即便在祖国山河破碎如飘絮的觉醒年代,午夜梦回之时,心中依然坚守着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外族的欺凌、家人的鄙视与嘲讽,还有那十年间夜晚从不间断的轧钢声、喷漆声、陪护以及夜读……这需要何等的心志与毅力?

又是何等强大的心力在支撑着他?

可这些,都已经是八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想到此,姜旭的眼睛又开始发痒、发酸,他轻轻抹了抹眼角。

屏幕中的三人也眼神复杂地注视着他,静静等待着他吐露心声。

“我想回去告诉他。”

姜旭眼神坚定地望向照片,似乎在对照片中的人说话,又像是在对自己说道,“中华文化没有被人忘记。真理无分东西,经典永远会被时间所正名!”

“就他了!”王朝辉拍案而起!

他心里明白,这个选择极为冒险。

毕竟,此刻大众对于华夏术数的印象还局限于算命,而天文更是没什么概念。

但他始终坚信,要了解一个文化、批判一个文化,需要看原文写的什么。

总要有人告诉观众,自己的祖先做过些什么。

所以,他愿意和姜旭共进退!

郑馆长和陈老爷子也相视一眼,沉吟片刻后点点头。

他们同样明白姜旭选择这位嘉宾的风险与本心,也因此更加尊重姜旭这位民间的文化传承人。

姜旭看着熟宣上的名字,轻轻一笑,眼神中露出一道明光。

“苍茫星海弄潮人,异国经年中国心。”

“刘子华!”王朝辉望着屏幕里那个长得像自己年轻时候的年轻人,感慨万千。

原本以为,姜旭已经找不到比伏羲更有文化传承热点的嘉宾了。

但他没想到姜旭竟然是个策划鬼才,想到了这么一个名字不在大众视野里的历史人物!

刘子华或许不知名,可是这两天席卷全球的特大磁暴已经引起了大众对天文的关注。

这无疑是一个引导大众仰望天空,思考一些和利益无关却和存在有关的问题的绝佳契机。

从燕京时间 3月 24日 23时开始,到 3月 25日 23时为止,地球出现了 3小时特大地磁暴,6小时中等地磁暴和 3小时小地磁暴。

这与 3月 24日发布的大地磁暴预警结果基本一致。

更何况,或许他以前不知名,但明天下午八点整,将有至少八千万人观看《经纬古今》这档国民现象级节目!

两个小时后,全国,甚至全世界华人都会知道,在八十多年前,曾有一个漂洋过海、举目无亲的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用中华绝学让外国人刮目相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