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大秦也好,大唐也罢,这报纸都有很大的作用!”
“人言可畏,想必你们都知晓。”
扶苏赞同道:“仙师说得不错,六国余孽最喜欢散播流言。父皇第一次来仙境,久不露面,咸阳城内风言风语传得到处都是。”
李世民更是连连点头,本来他屁股底下的位子来得就不是特别正当,因而他最忌讳这个。
从古至今,能有多少帝王不顾舆论?
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不是乱讲的。
要是昏君也就罢了,哪管他死后洪水滔天?
可凡是有志于做好皇帝的,都必须在乎天下百姓对他的看法。
那些造反的,都还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呢!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就知道扯扶苏的大旗:“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刘备能够有那么多拥趸,不得不说他“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朱棣起兵,不也是以“清君侧”为借口么?
人言可畏,舆论的力量是恐怖的。
不仅如此,这些舆论还关乎了死后的名声。
大抵正常人,都不会想死后背上千古骂名。
何况是一代帝王?
所以李世民才那么爱惜名声,哪怕被魏征怼得欲仙欲死,也只能捏着鼻子受了。
也就是后来人老了犯糊涂,才导致一代君臣佳话,最后没能落下个好结果。
“这舆论,就是一把刀!”
“而且,这把刀不受你们控制!”
“老李,你应该深有体会吧?”
姜升促狭地盯着李世民,看得他是老脸一红。
“算了算了,不逗你了。”
“现如今,百姓多愚昧,民智不开,兼之消息闭塞,多靠口耳相传。这舆论,就掌握在了读书人手里。”
“尤其是大秦,六国余孽多是贵族,接受过好的教育,能够操控舆论。”
“他们往你爹身上泼脏水,说他是暴君,传得多了,你爹在各地黔首眼中,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还有那些律法,百姓真懂得多少?那些六国余孽稍稍添油加醋一番,也许就会彻底变味儿。”
扶苏面色凝重,姜升说的话,都戳中了大秦的软肋。
他父皇嬴政真的是暴君吗?
好吧也许有点,但事实肯定不似六国余孽口中那样。
但这些年来,坊间关于嬴政的非议可真不少。
关键是还没法解释,大秦疆土那么广阔,有些消息送到宫中时,早已经在各地传得有鼻子有眼了。
包括那些律法,别的不说,就提最近大秦想要接纳六国降卒的政策。
扶苏可是听到了不少流言,说嬴政只不过是在做样子,到时候这些降卒上了战场都是炮灰罢了。
这肯定大大地影响了大秦容纳降卒的脚步。
哪怕此战过后,不少降卒真的得到了好处,扶苏相信,也绝对会有人传这些降卒都是秦人伪装的。
反正怎么说都是嬴政的错。
而嬴政会去解释吗?
以扶苏对自家父皇的理解,他多半是不屑于去解释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你们不可能也不可以真的去堵住悠悠众口。”
“堵不如疏,要是把舆论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就是国之利器!”
“这报纸,就可以帮你们做到!”
“扶苏,你想想看,要是天下百姓都知道了你父皇如今的变化,都知晓大秦当下稳定民生的政策,他们会不会心生感激?”
“再想想,要是把土豆、玉米等仙粮的高产让他们知晓,百姓是不是会觉得大秦将兴?”
“尤其是此次对匈奴的战争,你们一定要大书特书!”
“匈奴人怎么对待大秦百姓?秦军又是怎么摧枯拉朽地击溃这些蛮横的匈奴?”
“发掘出那些阵亡将士的光辉事迹,让大秦百姓知晓他们的姓名!”
“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不再只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是大秦人如何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是六国降卒如何真心实意地为大秦作战!”
“所有人都会为此战而热血激荡!所有人都会为身为大秦百姓而骄傲!六国降卒也能看到大秦的诚意!”
姜升一句接一句,说得扶苏浑身战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试问,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六国贵族,会作何感想?”
万民归心之下,六国余孽哪还有复辟的机会?
而且此时,百姓多还是更相信官方。
即便那些贵族余孽整些阴谋论,也注定收效甚微。
毕竟,大势不可挡!
姜升一通解释,让扶苏和李世民都彻底了解到这报纸的厉害。
他们不是不知道操控舆论的重要性,只是苦于无处下手。
这报纸,就是他们的抓手。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李世民乐了,“仙师当真大才,朕的大唐也要发行报纸!”
唐代其实也有报纸的雏形,即是邸报。
不过这玩意和后世的报纸出入还是挺大的。
最主要的,就是邸报是专门发行给官员看的,跟老百姓没啥关系。
虽然姜升没有分析大唐的情况,但经过他这么一点拨,李世民也看到了这报纸的好处。
要是天下百姓都知道他仁政爱民,都知道大唐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
那再怎么说,也能替他掩盖下那几件不光彩的事。
仙师不也说了,只要他这个皇帝当得够好,百姓自会给他一个公允的评价。
办,必须得办!
还得多多宣传朕的正面事迹。
李世民笑了,笑得有几分得意忘形。
姜升斜睨了他一眼,哪里看不出他的小心思。
不过他也没有戳穿,让李二乐呵去吧。
大唐的百姓,可不像大秦百姓那么好忽悠。
姜升让扶苏办报纸,也不光是为了降低六国余孽对大秦的影响。
“此外,办这报纸还有个好处。”
“扶苏!”姜升抬了抬下巴:“我想听听你的见解。”
“提示,报纸上不光能够刊登国策,还能让诸子百家畅所欲言。”
扶苏见姜升这么看好他,也不由得正色几分,眉头紧锁,仔细思考着。
姜升优哉游哉地剥着小龙虾,等待着扶苏开口。